——以战略协同、技术融合与循环经济重塑产业格局
中部“钛谷”的立体生长
湖南娄底依托423.55亿元全产业链签约项目,构建“矿山-冶炼-深加工-应用”一体化生态
西部走廊的技术辐射
陕西宝鸡与西安形成“双核驱动”,鼎益钛谷项目聚焦航空级钛合金棒材与等离子制粉技术,填补国内增材制造材料空白
军工与民用的双向赋能
宝鸡钛产业博览会首次设立“军民协同创新专区”,展出钛基脑机接口电极、可降解血管支架等跨界产品
绿色制备技术的颠覆性突破
钛白粉产业联盟推动“盐酸法废副资源化”技术落地,通过跨行业耦合将废酸转化为建材原料,实现污染物减排90%
国际话语权争夺白热化
第十四届国际钛原料大会首次发布《红格南矿开发白皮书》,披露该矿五年内将新增200万吨钛精矿产能,使中国掌控全球30%钛矿供应
地缘变局下的供应链重构
俄罗斯VSMPO对欧供应缩减倒逼空客转向中国供应链,宝鸡钛企承接3.6亿欧元替代订单;美国Timet加速墨西哥产能布局,试图构建“北美-亚洲双循环”体系
废钛再生技术的产业级应用
攀钢集团开发氢化-冷喷涂再生技术,将车削屑转化为航空级钛棒,成本较原生料降低35%,获特斯拉储能设备订单
零碳制备的范式变革
德国ALD集团全球首条绿氢等离子体熔炼线投产,将吨钛棒碳排放从8.2吨压缩至0.3吨;中国钛谷引入“绿电-碳汇”对冲机制,为出口欧盟产品获取15%溢价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