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钛棒难以同时提升强度与延展性,通过创新工艺实现性能跃升:
场景 | 材料方案 | 性能指标 |
---|---|---|
深海高压 | Ti-6Al-4V ELI钛棒 | 1100MPa屈服强度,万米级耐压无塑性变形 |
航天高温 | Ti-6242S钛棒 | 600℃/100MPa下蠕变寿命≥1000小时 |
液氢极低温 | Gr1纯钛棒 | -253℃冲击韧性≥50J/cm² |
环节 | 传统工艺 | 创新技术 | 效率提升 |
---|---|---|---|
熔炼 | 真空自耗电弧炉(VAR) | 冷床炉(EBCHM) | 氧含量≤0.08% |
锻造 | 自由锻+机加工 | 等温精锻 | 材料利用率↑35% |
表面处理 | 喷砂+酸洗 | 激光冲击强化(LSP) | 疲劳寿命↑300% |
厂商 | 核心优势 | 中国市场策略 |
---|---|---|
美国Timet | 大规格钛棒(φ500mm) | 限制6Al-4V钛棒对华出口 |
俄罗斯VSMPO | 低成本军工级钛棒 | 通过合资企业绕开制裁 |
中国宝钛 | 全尺寸覆盖+快速交付 | 联合商飞研发国产TC21钛棒 |
维度 | 权重 | 关键指标 | 国内标杆(宝钛) |
---|---|---|---|
技术能力 | 35% | 最大直径/公差 | φ400mm/±0.1mm |
认证体系 | 25% | NADCAP/AS9100D | 双认证覆盖 |
交付稳定性 | 20% | 紧急订单响应(天) | ≤7天 |
成本控制 | 20% | 吨棒加工费(万元) | 比进口低25% |
避坑指南:警惕无真空退火设备、依赖二手熔炼炉的供应商,易导致残余应力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