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钛谷集团钛及钛合金带箔材、棒线材连轧生产线项目。
4 月 22 日至 26 日,2025 宝鸡钛谷国际钛产业博览会在宝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次博览会旨在深化国内外钛行业合作交流与互惠共赢,加快应用跨界融合。
宝鸡市是中国钛产业的发源地和核心聚集区,经过 60 多年的发展,钛产业规模全球领先,被誉为 “中国钛谷”。着眼搭建国际化共享平台,完善钛产业生态体系,每两年一届的钛谷国际钛产业博览会已成为全面展示当今国际国内钛行业先进科技成果、高端应用产品、创新发展理念的产学研用一体化贸易交流平台,影响力和关注度逐年增强。宝鸡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国际钛产业博览会,成为全球钛行业领域最具影响力盛会之一。
钛是一种多功能高科技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石油、电力、医疗、建筑、体育用品等领域,被誉为 “太空金属”“海洋金属”“智慧金属”“战略金属” 和 “未来金属”。2024 年,宝鸡市钛材产量突破 7.5 万吨,规模以上企业激增至 185 户,总产值跃升至 560 亿元,同比增长 10%;产业集聚度稳居全国首位,彰显了过去一年宝鸡钛及新材料产业所呈现的强劲实力与无限潜力,印证着 “中国钛谷” 向世界级产业基地迈进的铿锵步伐。
近年来,宝鸡市锚定建设世界级钛及新材料产业基地的目标,深入实施 “六大工程”—— 龙头企业壮大工程、产业集群集聚工程、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人才引进培养工程、服务体系优化工程,从企业培育、产业集聚、链条完善、创新驱动、人才支撑到服务保障全方位协同发力,全力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推动钛及新材料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宝鸡市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2024 年,面对钛行业供给、需求、价格和竞争之变,宝钛集团主要指标逆势增长,钛产品产量首次突破 4 万吨,稳居世界第一;利润同比增长 11.46%,创下历史最好水平。今年一季度,宝钛集团继续保持了稳健的发展势头,荣获 “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称号。
作为产业链上的龙头链主企业,宝钛集团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多年来,宝钛集团累计取得重大科技成果 700 多项,攻克多项 “卡脖子” 技术难题,是我国钛行业的 “顶梁柱”;主导制定国内 110 多项钛标准,占该领域标准总量的 90% 以上,牢牢掌握着行业话语权。
“当前,宝钛集团正锚定建设世界一流专业领军企业目标,践行兴钛强国使命,围绕生产、营销、资源、科研等核心要素,着力构建遍布海内外、体系完善、功能互补的发展布局。” 宝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俭表示,“将与行业企业一道,共同加快我国由钛业大国向钛业强国转变,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世界级钛产业支撑。”
除了宝钛集团外,还有像陕西大力神航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宝鸡拓普达钛业有限公司等一批优秀的企业,共同引领着钛产业发展,推动着钛产业壮大升级,凝心聚力打造宝鸡千亿级的产业集群。
春日的宝鸡,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
在宝鸡高新区的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机械轰鸣,一辆辆工程车来回穿梭,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焊花四溅中,崭新的厂房拔地而起,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宝鸡正以坚定的步伐,全力推动钛及新材料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奏响产业升级的激昂乐章。
宝鸡在推动钛及新材料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方面持续发力,产业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作为钛产业主要承载区的宝鸡高新区,先后规划建设了科技新城钛及新材料产业园和钛及新材料产业园清庵堡园区。其中,科技新城园区已有陕西精泰利达新材料公司等 28 户企业入驻;清庵堡园区 15.6 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已全部售罄,现有 11 户企业已正式入驻。
“眉县经开区钛及新材料产业园也已基本形成,现有钛及钛合金新材料企业 41 户,其中规上企业 24 户,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眉县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孙伟介绍。
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宝钛工业园二期钛及钛合金智能锻造生产线、茂松航空精密钛锆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加快落地;大力神二期钛合金材料快速锻造基地、中航钛业高端装备用镍基高温合金项目等已开工项目得到有力保障,力争早日建成投产。同时,积极推动海吉钛镍、西工钛、蕴杰金属等 “专精特新” 企业项目选址用地报批,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目前,宝鸡市钛及新材料产业发展动能强劲,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 15 户,省级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 71 户,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 1 户,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6 户。这些企业汇聚成强大的产业发展合力,推动宝鸡钛及新材料产业向着更高水平迈进。
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宝鸡市精心谋划,明确工作重点,起草印发 2024 年钛产业工作要点,清晰规划钛及钛合金产业链全年重点工作任务;修订并印制宝鸡市先进结构材料(钛)产业集群宣传资料,完善钛及钛合金产业链招商地图,为产业招商精准导航,提高招商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宝鸡市积极组织各类活动,召开钛协会 2024 年钛产业发展座谈会、2024 钛业资讯圆桌会议暨 2 米宽钛卷板技术和市场发展探讨会等行业会议,为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组织企业参加 2024 中国钛锆铪产业年会暨首届资源保障与绿色冶炼论坛、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钛产业展览会等行业活动,让宝鸡钛产业在国内外舞台上崭露头角。
“在本届钛博会上,我们带来了金属制品和复合材料制品两大类 150 余种产品参展,涉及高端装备、海洋工程、航空航天、油气勘探、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其中,我们最新研发生产的手机边框、钛行李箱、书签等民用消费品将首次亮相钛博会。” 宝鸡拓普达钛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新昌说。
在福州第二届海洋装备博览会上,宝鸡市钛产业链 9 户企业参展,5 户企业集体搭建 “宝鸡・中国钛谷・世界钛都” 展台,凭借严密的组织、亮丽的展馆和丰富的展品,荣获 “十佳行业组织奖” 和 “优秀参展商” 称号,极大提升了宝鸡钛及钛合金的影响力。
此外,宝鸡还举办了多场推介活动,如 “山海情相连・携手钛时代” 陕西宝鸡钛产业与海南海口装备制造业供需洽谈会、外贸钛产业(浙江省永康)发展招商恳谈会等,促进产业供需对接与合作。同时,宝鸡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带队赴多地开展小分队招商活动,接待众多企业和考察团来宝考察,积极对接洽谈钛材料在先进领域的应用合作,为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注入新活力。
西北有色宝鸡创新研究院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建立 “研发创新 + 成果转化 + 产业孵化 + 人才培养” 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为宝鸡钛及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宝钛集团牵头创建钛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搭建起了宝鸡钛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2024 年,全市新增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钛企业 31 户,DCMM 贯标企业 7 户。
技术攻关成果丰硕,先后实施宝钛股份航空航天钛合金丝材制备、大力神航空及船舶用钛合金锻造制备技术等 “揭榜挂帅” 项目 20 余个,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培养钛行业的创新人才,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钛产业学院,致力于打造钛材料研发人才培养基地和技工人才培训高地。” 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伊逊智说。
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宝鸡市还组织开展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宝鸡市 2024 年科技金融工作站授牌并举办项目路演、钛及钛合金生产工艺行业赛等活动,为各方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人才成长与技术创新。通过实施 “六大工程”,宝鸡市正稳步推动钛及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向着世界级产业基地的目标大步迈进。